close

 

  剛出社會時常會聽到:你沒有比別人強憑什麼領高薪?或你的競爭力在哪裡為何要用你?若一個社會只能提供少數的離群值者生存,而非常態分布中間的多數人口都能得到安定溫飽,那麼這種結構無疑地是不健康的。信仰社會達爾文主義者普遍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以為生命是靠競爭活下來的,而其它物種都被淘汰了,這種觀點大錯特錯。真正懂演化核心觀念的人了解在宏觀面&基本面上生存是靠合作,當面對野獸及大自然時,不團結的群體一定是最先滅亡。競爭只是微觀面&技術面上防腐的手段,捨本逐末倒過來玩,只會自我毀滅。

  若能力夠強就不是人求事而是事求人,已經變成一種對求職者普遍在唱的老調。無競爭力的資方當然也是倒掉,和勞方失去工作的際遇相同,只是企業在倒閉之前會先荼毒到一堆求職者而已。把成本轉嫁到員工身上,低薪無勞健保&工作條件惡劣等,光憑不斷換人投機撐住的地雷公司到處都是,卻很少聽到<老闆沒本事開什麼公司>之類的反論。台灣的中小企業多,想自己做東當然是為了多賺錢,<並非因為自己的才德已經有了當領導者的高度>,所以無良老闆的比例才會高。勞方擺爛只會影響公司,資方擺爛則會害到整個社會正負殺傷力皆強故後者亂搞往往比前者更糟糕。資本主義市場常常是贏者全拿,只要能力或機會比他人稍強,就能獲得不成比例的資源〔例如金牌銀牌可能只差0.X分,前者常會拿盡所有的挹注和好處〕在市場拓荒期時人人都會機會成為中產階級,市場飽合後則變成M型社會。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地球上的有限資源要滿足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提倡競爭思想的合理性,比如舉了數億精子只有一隻搶到卵子而已來做比喻。事實上,<打天下比跑得快,治天下比跑得遠>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生存哲學才是真相。精卵結合後開始創造個體的生命,五臟六腑的運行靠的是各種細胞的分工合作。無視群體和諧排擠他人生存空間的叫做癌細胞,會造成肉體生命的死亡。作家黃越綏說很多人當父母不及格,國家應該設立一張父母的執照,考過的人才有資格帶小孩。其實最該去考的應該是資本家,因為照顧小孩大多是父母的天性,而願意利益員工不是老闆的天性,所以就業環境才會被一堆為富不仁的資方搞爛,然後還要靠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幫他們擦屁股。雖然紙上文章和實踐是兩回事,光用嘴砲一口好文人人都會〔口嫌體正直=知道做不到〕畢竟只是一種感嘆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依法不依人 的頭像
    依法不依人

    哲學的方法論

    依法不依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